English


实践队员和乡长、东露天矿主任合影  马惊宇摄影


为了探究东北采矿区的现状及其在“东北振兴”战略下的成果,731日,“辽”原之火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抚顺市东露天矿、采沉记忆实景公园、老工业生态复垦园进行实地调研。

根据资料显示,历经百年开采,抚顺市采矿区沉陷情况极为严重。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和实地调研了解到,抚顺市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陆续投入数百亿,分批次搬迁采沉区居民,搬迁受益50余万人。通过在采沉区的采访调研了解到,对于沉陷区,由于采沉深度过大,政府因地制宜修建实景公园,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保留原有建筑,必以此为基础在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时,也将其当做工业文化遗产作为当地辉煌历史的见证。

随后,调研队伍前往老工业生态复垦园。通过对当地政府和复垦园负责人的采访以及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了解到,针对适宜的采矿区,先进行生态恢复,达到要求后进行农业耕作。通过负责人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如何因地制宜的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并采取分区种植,因地灌溉巧妙的解决了两者间的矛盾。调研过程中也认识到,由于当地土地,水资源等自身条件不足,复垦园无法形成集约化农场以达到最大的效益。

最后,调研队伍在东露天矿矿场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矿场。经负责人介绍,该矿场在转型以前以井工矿采煤为主,但是由于效率低、成本大等原因,一度停工。自2000年伊始,经过企业整合,矿场根据自身条件开始由采煤向采油岩转变,现今矿场以开采油母页岩为主,采煤为辅,并且矿场已与其下游产业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采访了解到,在矿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智能化、机械化改造后,矿场开采安全性大大提高,工人由10000余人所见到2000余人,成本大大减少。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对于抚顺矿产开采现状有了较深的了解。实践队员通过调研了解到采矿区智能化、机械化是其企业改革发展、保证效益、降低风险、节约成本的必由之路。对于废弃矿区的修复要注重多重手段,因地制宜,找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平衡点,才能保证土地效益最大化。


(作者:张润乔 李涛  编辑:王泓晔  审核:邓云强  来源:“辽”原之火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