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海洋局印发《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年~2020年)》,系统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
记者:《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王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高度、推进力度和改革深度均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和凸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关键作用,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一系列的新思想新判断新提法新目标,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重要部署,特别强调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乃至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管理治理措施不断深化升级,推动海洋生态环境整体上呈现趋稳向好的积极信号。我们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仅要学懂弄通,更要做实,必须要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抓起。特别是从现在到2020年的3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实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攻坚期,迫切需要编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抓紧抓牢、见行见效。此外,编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是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制定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举措。在上述基础上,国家海洋局从“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职责出发,在十九大闭幕后不久即编制形成了《规划》,并将其定位于海洋部门的指导性规划。
记者:《规划》从哪些方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王宏:在编制《规划》时,我们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格局的角度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从3个方面予以体现:
在方向上,体现生态为民的根本导向。党的十九大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已经成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问题之一,人民群众对此十分关注。我们按照党的十九大的精神,盯紧钉牢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碧海蓝天、洁净沙滩等优良生态产品,真正建成人民期盼的“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海洋。
在目标上,体现质量改善的发力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署,将从现在到2020年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把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之一。我们在《规划》中紧紧围绕质量改善的总目标,以近岸海域为主战场,以解决陆源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以此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在任务上,突出综合施策的基本原则。十九大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大任务,体现了综合施策的导向。《规划》明确了“治(修复治理)、用(开发利用)、保(生态保护)、测(监测评价)、控(污染控制)、防(风险防范)”六个方面的工作,既有源头上的严控、保护和防范,又有过程中的严管、治理和控制,体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布局。
记者:《规划》的主要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王宏:在编制《规划》时,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了“一个根本、一个导向、一个原则、两个动力保障”的主要思路,即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为根本,以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综合管理为导向,按照陆海统筹、重视以海定陆的发展原则,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行政为动力和保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海洋污染治理攻坚战,早日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海洋目标。
《规划》明确了五条原则:一是绿色发展、源头护海,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力求用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效益;二是顺应自然、生态管海,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依据和刚性约束,逐步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三是质量改善、协力净海,以改善环境为根本,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坚决打赢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四是改革创新、依法治海,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五是广泛动员、聚力兴海,促进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重点、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记者:《规划》确定了哪些主要任务?
王宏:《规划》根据“治、用、保、测、控、防”的工作布局,将主要任务细化为六大部分:
在“构建海洋绿色发展格局”部分,突出“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以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为目标,提出了“科学制定实施海洋空间规划”、“推进海洋产业绿色化发展”、“提高涉海产业环境准入门槛”三项重点任务,以此促进沿海地区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部分,突出“保护优先、从严从紧”的导向,推进重点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从现有的分散分片保护转向集中成片的面上整体保护,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提出了“划定守好海洋生态红线”、“健全完善海洋保护区网络”、“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岸线、重要岛礁等重要生境”四个章节,以此全面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在“推进海洋环境治理修复”部分,着力重点区域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以“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抓手,提出了加强海湾综合治理、推进滨海湿地修复、加快岸线整治修复、持续建设“生态岛礁”四项重点任务,以有效遏制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在“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控”部分,注重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治理,以近岸海域水质考核、总量控制等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环境质量要求、质量考核、质量追责,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监管、加强海上污染防控、推进近岸海域水质考核四个方面工作。
在“防控海洋生态环境风险”部分,针对我国海洋环境风险的区域性、结构性的特点,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处置的全过程、多层级风险防范体系,明确开展生态环境风险排查与评估、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灾害应急响应体系等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做到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集中布控,守牢守好安全底线。
在“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提能增效”部分,以近岸海域为主战场,以海洋实时在线监控、一站多能等重大工程为抓手,注重优化整体布局、强化运行管理、提升整体能力,研究提出了打造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和质量、提升监测评价服务效能三方面工作,推动海洋环境监测提能提效。